
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制造基地--龍巖
時間:2019-08-21 11:20:22 出處:西派 作者:西派 閱讀:次
2010年,龍巖市全市規模以上機械企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涌現出龍工、龍凈、龍馬等一批國內領先的企業。
30多年的積累,機械產業挺起了龍巖老區發展的脊梁,也凝聚了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勇氣和實力。
臺灣機械產業在龍巖延伸的現實機遇
當前,中國制造和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穩步前行的重要力量,持續不斷的產業升級與轉型發展,將中國機械裝備產業帶入了黃金發展期。一方面,大陸正處于工業化中期
,是機械裝備行業發展的大好時期;另一方面,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給機械裝備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全球制造業正加速向大陸轉移,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成為國務院重要
的產業政策。所有這些,都將為中國機械裝備行業的大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海西戰略的提升,不僅給福建的跨越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這機遇同樣屬于臺灣;雄心勃勃的龍巖機械產業發展規劃,更是給臺灣機械產業延伸帶來了現實機遇。
在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先進制造基地方面,2015年龍巖實現工程機械產業500億元產值,以中國龍工為龍頭帶動。實現年產銷裝載機25000臺、挖掘機15000臺、叉車2萬臺、各種路面
機械5000臺,把橋箱、液壓、鑄鍛等核心零部件公司打造成各自行業中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零部件企業,并適時投入齒輪生產項目。同時積極引入發動機、輪胎等大項目入駐龍工配套工
業園區,完善產業鏈。
未來5年,中國龍工將以龍巖為主體,傾力打造五大基地:投資20多億元打造整機制造基地,同時規劃投資叉車和壓路機生產項目建設;投資30多億元打造零部件加工基地;規劃投資
100億元,吸引龍工全球頂級供應商,打造占地3000畝的龍工配套產業園,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生產基地;與龍巖學院聯合辦學,規劃聯合組建龍工學院,建立為企業年輸送人才1000人、培
訓人才2000人的人才培育基地;建立一個國家級的產品試驗基地。
在打造海西商用汽車及配件加工基地方面,重點建設龍巖汽車工業園,以新龍馬、凱鮑為龍頭。至2015年,龍巖汽車產業目標年產各種汽車超45萬輛。其中,中重卡5萬輛,輕卡及低
速貨車8萬輛,微卡微面30萬輛,客車1萬輛,各種專用車2萬輛。
新龍馬客車將在龍巖市開發區高新園區進行項目擴建,實現年產1萬輛客車。福建凱鮑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與一汽集團輕型車廠合作,雙方在龍巖汽車工業園共同投資10億元人民幣,并
利用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平臺,建設年產5萬輛中、重型載貨汽車生產線。
在打造全國環保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方面,2015年實現環保機械設備產業完成80億元產值,以龍凈環保為龍頭帶動。同時,硬質合金、礦山機械、水泵、機床模具等其他機械設備產業
完成100億元產值。
重點發展600MW以上機組配套電除塵器、300MW以上機組配套濕法燃燒氣脫硫脫硝成套設備、火電廠煙氣脫氮成套設備、電袋復合型高效除塵器、高壓脈沖電暈除塵脫硫一體化成套設
備等大氣污染防治成套設備,延伸水、固、聲等環保領域,壯大產業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有產品特色、有技術優勢和規?;a能力的企業群體。
當前,全球機械裝備行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龍巖市提出要加速壯大機械產業集群,力爭到“十二五”末年產值突破1100億元,著力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全國環保
產業基地、海西汽車產業基地”的發展目標。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路子,打造一批世界、全國和海西產業基地,是龍巖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壯大之路。
幫扶舉措
助推閩西老區機械產業集群發展
近年來,龍巖檢驗檢疫局圍繞龍巖市“10+3”產業規劃,進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試,創新模式,優化服務,助推骨干企業發揮輻射功能,帶動老區機械產業集群跨越發展,提升了
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用好政策,精心培育產業集群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支持海西建設的措施、福建局《強力幫扶企業共渡難關16項措施》和《全面支持龍巖老區經濟發展的措施》,研究制定龍巖局強力幫扶企業20條措施,確
定龍工集團為龍頭的工程機械,龍凈環保為龍頭的環保機械、美家龍為龍頭的健身機械的機械產業集群為優先扶持對象,建立局領導掛鉤制度,制定了“一行一策”、“一廠一策”的幫
扶措施,切實把“降、快、促、先、優”落實到機械產業集群中。
先行先試,全力推進“項目管理”模式
進口設備“項目管理”模式是指由企業提出項目備案申請,將項目建設所需的進口設備于進口前一次性向檢驗檢疫機構辦理備案手續。檢驗檢疫機構核準備案后,在建設周期內對進
口設備的檢驗、檢疫、鑒定、監管等,在組織領導、政策傾斜、快速通關、簡化手續、減免費用等方面向企業提供一攬子優惠措施。
強化服務,幫促龍頭企業擴大出口
一是深化分類管理。根據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美家龍(龍巖)有限公司誠實守信、管理水平高、產品質量穩定的實際情況,不受時間限制,直接推薦其為一類企業,這2家企業也順
利通過了福建局的分類考評。二是超前介入服務。根據環保設備生產周期較長和需現場安裝調試的特點,及時與出口生產企業溝通,盡可能在生產過程中安排關鍵數據的檢驗檢測,提高
檢驗放行速度。三是檢企共把質量關。針對美家龍(龍巖)健身器材公司生產規??焖侔l展,健身器材生產線由2008年的1條擴大到2010年的13條的實際,及時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對其開
發的新產品及時抽樣進行型式試驗,幫助企業盡早定型生產,縮短開發周期。四是送政策技術到企業。結合開展“質量提升服務進百企”活動,組織免費培訓,組織專家解讀產品。五是
幫扶企業建立完善管理體系。幫助企業提高自檢自控能力,明確生產工藝關鍵控制點,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幫助企業開展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0環保體系認證,提高企業的質量
保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龍巖局的大力幫扶下,轄區機械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出口大幅增長,其貨值占檢驗檢疫出口業務總量由2009年的24%上升至2010年的39.89%。2008年機械產業成為龍巖市第一個產值
“破百”產業,2010年產值突破200億元。目前,已經形成了工程機械、環保機械、汽車及配件三大板塊和一批在國際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軍企業。為此,龍巖市政府張斯良副市長指
出:“龍巖檢驗檢疫局依靠自身的優勢,加強指導,主動服務,推動龍巖外經貿發展的成效是明顯的。特別是‘十一五’以來,龍巖外貿出口業績翻了兩番多,徹底改變了龍巖外經貿在
全省的位次,龍巖局功不可沒”。
產業釋義
機械產業,被稱為“工業之母”,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工業,與上下游產業關聯密切。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機械工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發展前景看好,市場空間
巨大。
機械裝備制造業是福建省三大主導產業之一,作為福建省重要機械產業發展基地,位于福建省西部的龍巖機械產業是當地最具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之一。“建設世界級工程機械制造
基地、全國環保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海西商用汽車及配件加工基地”,是龍巖機械產業確立的發展目標。
業界速遞
從200億到1100億 福建龍巖靠什么
龍巖機械產業“十二五”規劃提出,至2015年機械產業工業總產值要達到1100億元,而2010年這一數字剛剛突破200億元。從200億到1100億,福建龍巖靠什么?
地處閩西山區的龍巖市,是全國18個連片革命老區之一,群山連綿。以往每一提起“革命老區”,發展落后便是代名詞。而今在這片紅土地上,跨越發展,追超趕先,正在成為新的
主題曲。一條條如多彩飄帶的高速公路和鐵路在群山中穿梭。機場通航了,高鐵將在今年開通,縣縣通高速公路也將在今年實現。隨著一批開放大通道的重大交通基礎項目的實施和建成
,龍巖立體交通已形成,海西交通樞紐帶上新的區位優勢凸顯。
2009年,龍巖市被批準列入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為福建省率先獲此殊榮的設區市;2010年,龍巖市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獲得商務部正式授牌,成為全國東部地區
唯一獲得批準的城市。這是龍巖老區科學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號角。
業內人士認為,今后5年內,要想實現機械產業產值的飛速增長,最大空間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無疑是龍巖所能采取的最好方式之一。
2010年11月8日,“首屆海峽兩岸機械產業博覽會”在龍巖開幕,這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訂后,兩岸首次聯合舉辦大規模的機械項目對接、論壇展會等系列活動。臺灣機
械制造業的水平,堪稱是世界級的。在服務福建跨越式發展的布局中,龍巖機械產業亟須轉型升級;臺灣,就是龍巖機械產業升級的最佳拍檔。
與臺灣機械產業相比,福建機械制造業的整體水平相對較低,形成兩地機械產業明顯的差異性和互補性,有較強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對接的基礎。雙方互補需求是真正的動力。
近年來,臺灣對大陸機械輸出額一直穩居臺灣整體出口額的40%左右,且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不過,臺灣市場狹小,發展空間有限,急欲進行向外轉移。另一個背景是,根據ECFA
,大陸第一批對臺降稅項目有539項,其中機械業就有114項,占整體項目的21%。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陳復國對此認為,ECFA簽訂后,將更有利于兩岸機械產業合作,兩岸不需做同樣的產
品或零組件,而可以互補互利。
“龍巖工程機械有優勢,臺灣精密機械比較強,雙方各有優勢,彼此要互相取長補短。”福建省機械行業協會會長陳文釗說。
臺灣省機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李太郎表示,“臺灣機械制造業在模具、電子生產設備、切削機床等領域具有世界級水平,而龍巖又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假如以后有些廠商
想到大陸投資辦廠,我一定推薦他們到龍巖來。”
業界普遍看好的是,立足福建的海西政策優勢、龍巖的產業基礎優勢、臺灣的技術科研優勢,龍巖借勢跨越,打造世界級機械產業基地大有可為。
龍巖市副市長張斯良認為,承接臺灣產業轉移,龍巖擁有先天優勢。龍巖是臺灣客家同胞的重要祖籍地,臺灣客家有超過70萬人的祖籍在龍巖,兩地間在語言交流、思維方式、飲食
生活、民風民俗等方面極為相似。而長期以來,龍巖的教育質量一直保持高位,龍巖機械產業發展歷史較長,各種專業人才儲備豐富。更為重要的是,龍巖具有承接臺灣機械產業轉移的
堅實產業發展基礎。龍巖市作為福建省重要機械產業發展基地,目前全市已有規模以上機械企業187家,已初步形成工程機械、環保設備、汽車制造業三大集群。張斯良表示,龍巖不僅有
良好的機械產業基礎加以對接,龍巖還可以成為廣大臺商開拓大陸東部、中部市場的橋頭堡,可以說是腳踩海峽兩岸、深挖大陸市場布局全球通路。
據了解,截至2010年底,龍巖市已累計批辦臺資企業292家,總投資9.7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4.4億美元。龍臺兩地合作的領域從原來的資源型產業逐步向機械、汽車、電子、旅游、
農業、物流、服務業等產業延伸,形成良性互動、合作雙贏的良好局面。
行業透視
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的思考
機遇與挑戰并存
近年來,龍巖市著力做大做強以龍工為龍頭的工程機械產業,產業呈現龍頭壯大、集聚發展、競爭力提升的態勢,工程機械產業基地雛形初步形成。
其一,龍頭迅速壯大。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為國內同行業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其二,聚集效應初顯。在龍工迅速發展帶動下,龍巖工程機械呈現聚集發展態
勢。初步形成了以龍巖中心城區為核心、輻射各縣(市、區)的工程機械產業集中區。其三,競爭能力提升。龍工技術研發實力大幅度提升,其主導產品“龍工”牌裝載機為“中國名牌產
品”。挖掘機產品經專家鑒定達到“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
龍巖市工程機械產業基地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與國內、世界知名產業基地和知名企業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存在著總量不大、配套不夠、創新不強、外向度低、競爭能力較弱、
拳頭產品較單一、專業化協作配套不夠、國際化程度低、基地平臺建設滯后等問題。
面向工程機械產業基地的產品研發體系、檢測和質量認證體系、教育培訓體系、現代化物流配送體系、產業宣傳推介體系等產業發展服務平臺大部分剛剛起步,造成產業發展公共技
術攻關不夠、人才較缺乏、圍繞品牌龍頭企業集聚不夠、產業整體對外知名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形勢與任務
目前,國內外工程機械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龍巖市工程機械產業基地的發展與國內、世界知名產業基地和知名企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面臨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但也有許多機遇和
有利因素:一是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投資與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密切相關。二是國際市場潛力較大。尤其是新興經濟體以及東南亞、中東、東歐、拉美、非洲等基礎建設尚處高峰期,需求
旺盛。同時由于中國高性價比產品不斷成熟,發展中國家對中國產品的認同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還會有較大的增長。三是龍工的后發優勢。龍工
是國際市場的“后來者”,但其管理水平、開發能力和營銷經驗有較大提高,具備與國內外一流企業競爭的條件。“十二五”期間,龍工將在龍巖加大投入,建設整機制造、零部件制造
、出口、人才培養、試驗等五大基地,推動龍工跨越式發展。四是龍巖投資環境的比較優勢。隨著交通基礎設施的根本改善、服務企業水平不斷提升,龍巖投資環境明顯改善。目前,龍
巖投資環境的測評結果已連續三年僅次于廈門、居全省第二位,成為最受投資者認可的城市之一。相比沿海地區,龍巖享受的各項投資優惠政策將更為明顯。
根據以上分析,要將龍巖工程機械產業基地打造為世界級基地任重道遠??偟乃悸肥牵喊凑?ldquo;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的路子,全力支持和配合龍工在龍巖市建
設整機制造基地、零部件生產基地、出口基地、人才培養基地、科研試驗基地,依托現有企業特別是龍工擴大生產規模、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等載體新上一批大項目,通過產業鏈延伸、產
業關鍵技術研發等途徑來策劃突破一批大項目,推進工程機械產業集聚,促進產業鏈延伸裂變,形成新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體系,全力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基地。